健康守护:防控登革热,这些知识你要知道
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。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“断骨热”。
传染源:患者和感染者。
传播途径:病人→伊蚊→其他人”的途径传播。
一、为什么会得登革热?
登革热不会“人传人”。主要是通过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传播,即蚊虫叮咬登革热患者后,会导致自身被传染,进而通过叮咬传播给他人。
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,在毛细血管中的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值后进入血液循环,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。然后,再定位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复制,再次释放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症状。
二、哪些人容易得登革热?
婴幼儿和儿童: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,婴幼儿和儿童容易感染登革热病毒。
老年人:由于免疫系统功能衰退,老年人感染登革热的风险较高。
身体虚弱或健康状况查的人:如身体虚弱、营养不良、慢性疾病患者等,由于身体体抗力较低,容易感染登革热病毒。
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居住或旅游的人:长时间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居住或旅游的人,接触登革热病毒的机会增加,感染风险也相应增加。
三、登革热的症状
一般情况下,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后症状轻或无症状,但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。典型症状为:
1.突发高热:突起发热,可达39℃~40℃。
2.“三痛”:头痛、眼眶痛、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。
3.“三红征”:面、颈、胸部潮红,貌似“酒醉状”,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、浅表淋巴结肿大、牙龈等无端出血等。
4.皮疹: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。
登革热流行区:广泛流行于东南亚、西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南部等热带、亚热带国家和地区。
近年来,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:主要来源国为缅甸、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老挝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;多分布在广东、云南等沿海或沿边地区。
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,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法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登革热。
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,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。治疗原则是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、早防蚊隔离。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。
四、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登革热?
1.翻盆倒罐,勤清积水
定期“翻盆倒罐”如花盆、瓶子等易积水容器,水生植物定期换水或建议改为土培。
2.防蚊灭蚊,装备到位
居家安装纱门纱窗,睡觉挂蚊帐,常备蚊香、驱蚊剂、电蚊拍等驱蚊灭蚊装备。
3.高危时段,减少暴露
蚊虫出没频繁时间段减少外出,如需外出,尽量少在树荫、草丛等户外阴暗处逗留。
4.穿上战袍,防蚊叮咬
外出活动时,长袖衣物+长裤(最好浅色)+驱蚊剂。
5.出境出省,全程防蚊
出行前,了解当地是否为登革热疫区,充分做好防蚊准备,旅游期间全程防蚊,出现“热、痛、红、疹”症状要及时就医。
6.主动申报,自报行程
出国旅游,入境前若出现发热等立即向海关申报,如有相关症状就诊时切记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。
策划:无锡市尚贤万科小学后勤中心
用户登录